临近国庆节,博格华纳武汉工厂正加紧建设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力争在明年1月投产一款“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据悉,这款产品还未量产,就已收获新能源汽车大厂订单。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玉柏介绍,通过积极向电气化转型发展,工厂连续四年产值攀升,“随着明年‘三合一电驱动总成’量产并交付,我们的年产值有望达到25亿元,实现倍增。” 从新能源电机,到二合一电驱动模块,博格华纳武汉工厂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博格华纳三合一电驱动模块化产品研发成功后还未量产,就已收获来自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主机厂的订单。 “近年来,我们的产品迭代更新较快,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刘玉柏表示,订单量连年攀升,也助推工厂提升产线自动化率并扩大产能。 去年7月,博格华纳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亚太)研发中心在武汉市蔡甸区挂牌,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验证等核心工作。 刘玉柏表示,亚太研发中心在短短一年内就能发展为武汉工厂扩产增效的动力源,离不开蔡甸区的大力支持,“蔡甸区在人才引进落户、电力保障、停车楼建设等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
发布时间:
2022
-
10
-
08
浏览次数:1
藏北高原蓝天白云下,3台大型挖掘机轰鸣声阵阵,70余名工人忙碌有序,一批又一批光伏组件陆续运抵现场……这是西藏最大的光伏保供项目——西藏华电那曲色尼区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建设现场场景。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秋风萧瑟,难掩工人们的劳作热情。那曲色尼区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是西藏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项目,装机12万千瓦光伏(含储能12万千瓦时),总投资约8.9亿元,由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投资建设,主体工程2022年8月开工建设。 “到9月29日,项目升压站110kV预制舱条形基础、35kV预制舱基础、主变基础混凝土均完成浇筑,684台逆变器全部到货,光伏阵列区施工正有序开展。”项目负责人姜佳保说,这是西藏最大的光伏保供项目,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47亿千瓦时,将有力填补西藏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 随着国家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体系,西藏近年来紧抓机遇,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着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民生红利。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近期批复昌都市光伏14万千瓦+储能14万千瓦时项目。其中,江达片区配套送出线路部分——昌都市新能源110千伏送出...
发布时间:
2022
-
10
-
08
浏览次数:1
9月29日,圆通速递与东风柳汽首批200台新能源轻卡交付及投运仪式在圆通速递北京集运中心举行。据了解,首批200台新能源汽车将投入到圆通在北京的网点,为包裹绿色、高效配送提供保障,为守护北京蓝天贡献力量。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凌竹,北京市天竺区邮政管理局局长赵晓东,北京市快递协会秘书长杨建,东风柳汽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曾伟,圆通速递副总裁彭科,圆通速递华北大区总经理吴益林出席了当日仪式,并正式启动“圆通速递•东风柳汽保护蓝天零碳行动”。 廖凌竹表示,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当前快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绿色发展的必要要求。目前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北京在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全市快递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处于全国前列,为建设与首都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贡献了积极力量。200台新能源轻卡交付投运,是圆通速递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立足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彭科表示,在推进行业生态环保发展的道路上,能够与东风柳汽并肩战斗,成为同行者,让人振奋。圆通速递与东风柳汽携手追梦,一定能把“绿色圆通”打造成为行业的一张金名片,在“双碳”战略指引下,用实际行动为国家零碳战作贡献,争做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 曾伟表示,东风柳汽作为民族汽车品牌的中...
发布时间:
2022
-
09
-
30
浏览次数:2
尽管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期的消息没有出乎业界意料,但对于汽车业而言仍是一则重磅利好,同时也显示了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坚定决心。 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至2023年年底。而这已经是自2014年我国首次实施该政策后第三次延期。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效果显而易见,可以有效激发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根据现行政策,车辆购置税是应税车辆计税价格的10%,约为包含增值税在内的车价的8.85%。按照目前主流新能源汽车售价来看,这一政策能够为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节省上万元。再次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执行期限,无疑将持续刺激释放市场需求、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406.8亿元,同比增长108.5%,其中7月份免征71.7亿元,同比增长119.1%。这与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是同频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至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在业界看来,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持续推行,是通过刺激消费来带动供给侧的增长,通过需求的扩张来拉动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在包括免征车...
发布时间:
2022
-
09
-
30
浏览次数:1
9月28日,自治区能源局批准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和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3类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17个,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和通辽5个盟市,共配建新能源规模699万千瓦。 项目新增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负荷297万千瓦、储能81.8万千瓦,配建新能源规模350.5万千瓦;新增燃煤自备电厂调节能力188万千瓦,配建新能源规模180.5万千瓦;新增风光制氢一体化制氢能力6.3万吨/年,配建新能源规模168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区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全区新能源以市场化方式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全力促进全区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同步调整,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新能源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9
浏览次数:1
9月23日,记者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工业园区,当日,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唯一、青海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中车山东公司、兰州公司、株洲所、永济电机共同参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38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发电机、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相关配套工程,分三期建设完成。项目聚焦“源-网-荷-储”风电、光伏、储能核心产业,建设“风光电场+智能运维中心+检修中心”的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就业1200人,对推动海西州构建智慧、零碳、生态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年初以来,海西州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行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依托域内丰富的光照、风能以及区位优势资源,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光伏、光热发电为主,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为辅的清洁能源发电全产业链集群。近期开工建设的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便是德令哈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的成果展示,也是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重大举...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9
浏览次数:1
电动化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电动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正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中国,如何立足电动化先发优势,更具前瞻性地判断技术变革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如何强链补链,建立起强大的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在产业新格局下,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地区和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9月2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在“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共同主办,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协办。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助力自主品牌崛起、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市场培育期迈进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正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致辞中表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正成长为拉动产业、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的顶梁柱。随着市场爆发式增长,汽车产业链在加速重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较好基础,效率高、韧性强、成长快,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应链安全是核心议题 与会代表认为,在国家政策、企业创新、用户认可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在电动智能网联的新赛道上,正在加速...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8
浏览次数:1
9月23日,记者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工业园区,当日,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唯一、青海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中车山东公司、兰州公司、株洲所、永济电机共同参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38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发电机、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相关配套工程,分三期建设完成。项目聚焦“源-网-荷-储”风电、光伏、储能核心产业,建设“风光电场+智能运维中心+检修中心”的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就业1200人,对推动海西州构建智慧、零碳、生态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年初以来,海西州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行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依托域内丰富的光照、风能以及区位优势资源,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光伏、光热发电为主,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为辅的清洁能源发电全产业链集群。近期开工建设的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便是德令哈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的成果展示,也是融入国家清洁...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8
浏览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