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进出口总值增长9.6%,创4个月新高 外贸增速企稳 发展韧性显现 6月9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3%。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自2月份进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压力增加情况下,单月进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弹,也是4个月来的新高。 业内专家表示,5月份外贸表现强劲,远超预期,正是中国外贸韧性的体现。同时,外贸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民营企业占比提高等积极因素累计,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向好,保稳提质举措逐步落地,我国外贸产业链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支撑外贸持续保持向好态势。 增速创4个月新高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在总体向好的同时,出口更是表现强劲。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出口增速、出口增速均创出最近4个月新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许英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的外贸数据超预期回升。“特别是出口增速,既有外需强劲的因素,也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物流等制约因素缓解情况下,供给端的恢复。”许英明分析称。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月出口增速高达15.3%,远超预期,表明外贸发展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增强。 赵...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0
浏览次数:0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记者解统强)记者近日从青海省能源局获悉,2022年1月至4月,青海电网累计外送电量60.8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4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2%。 青海拥有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光伏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555万千瓦。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青海电网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 今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基地有21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建成投运,提升青海新能源外送能力350万千瓦。 据了解,1至4月青海省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高,外送电量中新能源外送电量占比70.63%,同比增长21.76%。依托±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1至4月青豫直流工程外送电量3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5%,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30.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4%。 业内专家分析,从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来看,1至4月风电利用率为94.8%,光伏利用率为91.5%,新能源利用率大幅改善,跨省区消纳能力明显提高。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9
浏览次数:0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出现大幅增长,但是在局部地区也同时出现了弃风弃光率提升的现象。弃风弃光现象曾是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人形象地比喻,风电光电就像地头的农特产品,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当地老百姓吃不完,深加工能力跟不上,外送物流渠道又不畅通,只能将一部分白白扔掉。由此可见,弃风弃光的根源,是一定区域内的新能源电源建设速度超出消纳能力,从而造成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高效消纳利用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已明确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从国家规划、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趋势和新能源装备技术等各个层面,都释放出了新能源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利好信号。但要引起警惕的是,如果忽视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等制约因素,那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可能重演大规模弃风弃电的困境。因此,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着既要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更要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等多重挑战。日前公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在这一判断中,“高质量”不难理解,所谓“跃升”,既是装机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更是发展模式由政策驱动...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8
浏览次数:0
5月28日至29日,湖南迎来大风天气。受新能源和水电大发、周末负荷下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湖南电网新能源消纳面临较大弃电压力。华中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省间余缺互济的作用,在28日、29日的日前、日内累计组织5次对湖南电网的跨省调峰支援,湖北、江西、河南三省支援湖南电网调峰最大电力130万千瓦,累计成交电量1160万千瓦时。这是华中省间调峰辅助服务首次成功应用于湖南新能源消纳,也是湖南电力市场主体首次以售电者身份参与华中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近年来,华中能源监管局会同河南、湖南能源监管办积极推进华中省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调峰资源跨省互济及全网备用容量共享。自2020年5月正式运行以来,华中省间电力调峰及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成效显著,挖掘电网调峰潜力最大240万千瓦,促进富余新能源跨省消纳超过10亿千瓦时,实现备用容量跨省共享最大80万千瓦。 目前,华中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已真正成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四省积极参与,互帮互助,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运用的区域性平台。下一步,华中能源监管局将落实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华中省间电力调峰及备用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充分发挥好区域电网在资源配置上“体量大小适中”的优势,利用好区域辅助服务市场紧贴运行、服务运行的特点,不断增强市场活跃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华中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8
浏览次数:0
近日,国网抚顺供电公司多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主题为“雷锋新能源供电直通车”的党支部联创联建活动。 国网抚顺供电公司通过开辟“雷锋新能源供电直通车”,与抚顺地区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形成协作网络,建立车服经理协作办电、台区经理主动服务的“帮办机制”,全力打造“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联网通办服务模式,为车主提供一站式交付体验,实现供电企业与车企、经销商优势乘数叠加、短板互补消融,为东北新能源发展赋能。 今年前4个月,抚顺地区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充电量累计达15.67万千万时,同比增长490%;办理充电桩报装申请99件,同比增长280%。 同时,国网抚顺供电公司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还深入抚顺地区主要新能源汽车4S店,为车辆销售人员、预购电动车准车主介绍讲解国网公司“联网同办”相关工作,解答办理充电桩接电、抚顺地区直流快充桩布局等问题,演示“网上国网”App充电报装流程操作,现场为意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申请。 接下来,国网抚顺供电公司将继续拓宽新能源售车企业的“直通车”覆盖面,为“联网通办”的全面实施打好基础。同时,不断优化充电桩接电办理流程,推进抚顺地区“一带一环”直流快充站布局建设,以充电桩建设带动电动汽车推广,以电动汽车的普及提升充电桩的投资质效,为新能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7
浏览次数:0
以前大部分头部企业对安全库存的要求可以低到3天,受疫情影响,企业将从过去的低库存转向更高的库存 “我们正在与区域内其他整车厂着手布局300公里以内的汽车产业生态环境,以汽车模具冲压为例,我们已经转向本地企业,从生产到维修,不用再依赖苏浙沪企业。”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汽车产业供应链遭遇阻滞,部分车企减产乃至停产。《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上海、安徽、浙江、重庆、山西等地采访了解到,随着各地加快复工复产进程,汽车供应链危机加快克服,多地车企迎来复苏,产量稳步提升。 这背后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开始发生变化:当开放的全球市场、快速的运输手段受到挑战,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从全球化趋于区域化,企业愿意花费更多成本增加库存,甚至备份更多供应链以应对危机。 业内呼吁,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塑的关键时刻,应建立若干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来推动省际、部门之间的一致行动,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保供稳链”。同时从长远谋划“强链稳链”举措,布局更多高端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 打通痛点难点 加速稳链稳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国汽车产业供应链,部分车企减产、停产。4月开始,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强力保供稳链,持续推进汽车产业复工复产。 记者了解到,多地以“白名单”模式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重庆针对重点企业实施“...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7
浏览次数:0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放缓。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7.1万辆,同比上涨10.3%,对比前3月57.2%的高增速,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中国汽车海外市场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多因素致出口放缓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进入2022年后,我国汽车出口量在1月份创下了单月新高,为23.1万辆,同比增幅达87.7%。不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汽车20万辆,同比增长33.6%;4月份出口汽车17.1万辆,同比增长10.3%,增幅连续两月缩小。 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受阻。3月份开始,国内两个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上海和长春的不少整车厂及零部件厂商减产或停产。比如,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以及上汽集团旗下上海多家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等均宣布停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长三角地区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上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致使汽车生产不畅问题突出。4月份,上海地区5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份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6
浏览次数:0
新华网武汉6月4日电(连迅、赵梦琪)武汉市日前发布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全市将累计推广换电新能源汽车18000辆,建成换电站100座(按单车道计算)。 近年来,我国电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其存在的续航里程不理想、充电时间较长等问题,制约着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汽车企业提出了解决方案——更换电池,即把电动汽车上电量不足的动力电池换成电量多的。这一换电工作需要在专业的换电站完成,整个过程需几分钟时间。 武汉市出台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应用,为全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活力,构建新能源汽车换电示范新生态,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蓬勃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标杆城市,助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提出,将按照集约节约原则,充分利用好现有天然气加气站、充电站、加油站、供电公司变电站余量用地等资源,制订换电站选址规划。全市重点围绕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等产业主导区和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完善换电站网络布局。武汉市要求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加大换电设施接入电网配套工程支持力度,在电网规划、配电网、换电设施电力报装等方面强化服务,力争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50座。 聚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商用车等领域,武汉市提出力争到2022...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6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