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区举办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部集中签约活动,共计12家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部落户蜀山,同时,蜀山区在全省率先拿出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建设,正式吹响蜀山区奋力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号角。 12家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部汇聚合肥蜀山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蜀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0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最为强劲,达到488%。今年6月,蜀山区在合肥全市率先开展“缤纷蜀山·购车油礼”活动,成功吸引包括自主品牌和进口品牌在内的20家车企业参加活动,实现销售额3.5亿元。 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强劲的消费动能,近年来蜀山区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新能源车企在区内设立销售总部和区域首店。当天签约活动上,共有12家车企落地蜀山,预计可年增销售额约20亿元。 “此次集中签约活动既是顺势而为的重要布局,也是乘势而上的发展机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合肥市蜀山区将围绕“511”目标,奋力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511”即新增50家新能源后市场服务及营销总部、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零售额100亿、打造产值过千亿的新能源汽车微镇。 ...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1
11月25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当前消费鼓励政策作用发挥短期受限,车市难以快速恢复。而新能源厂商抢抓政策红利,有望走出年底分化行情。 回顾10月份,经销商经营和消费者出行受阻,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全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84.3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下降4.2%。受头部厂商调整影响,新能源零售55.5万辆,同比增长74.9%,环比下降9.2%,渗透率30.1%。综合1-10月,广东、重庆、北京等汽车消费强势区域车市受到抑制作用。在此背景下,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对车市的拉动力度明显减弱,车市难与往年年底旺季表现保持一致。 至11月中旬,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14.5%,整体让利水平相比上月(14.2%)略降,终端经营压力加大。据11月零售目标调研显示,占总体市场约八成左右的厂商同比增长约5%,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86.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4%,其中新能源零售在6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58.5%,渗透率约32.3%。 综合11月以来市场表现,河南等汽车消费大省受到影响较严重,主要厂商零售第一、二、三周的日均销量同比有所收窄。临近年末,各地汽车补贴政策再次升温,尤其是前期市场压抑地区,预计第四周市场同比与去年持平。考虑到促消费政策发力,厂商普遍加紧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第五周将进入月末冲量阶段。 乘联会方面分析认为,随着产品力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新能...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1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6%和81.7%,出口10.9万辆,同比增长81.2%……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购置税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成为稳工业经济重要力量。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台新能源车正式下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从第1台新能源车下线到1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比亚迪花了13年时间;100万台到200万台用时1年;200万台到300万台仅用时半年。 比亚迪的“速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接连发力,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市场提振信心。 赛力斯智慧工厂秩序井然,生产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5597辆,同比增长213.44%,截至10月31日,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67.64%和247.73%。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同样保持增长,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从建立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红灯”预警、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到加强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工信部持续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 我国延续新...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8
浏览次数:1
作为国内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之一,今年以来,天津二手新能源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亮眼增长的背后,一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在国际上的受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二是二手车出口试点政策成效显著。随着中国二手新能源车出海,配套服务优化或将成为新的核心发力点。 二手新能源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天津)二手车出口海外展销会上,二手新能源车成为参展的主力车型。据天津市二手车出口协会秘书长张婷婷介绍,此次参展车数量约百辆,是去年的3倍。“参展车辆中90%是二手新能源车,包括多款热门新能源车型。” “我们有约40辆二手车参展,主要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参展企业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运昇介绍说,国内新能源二手车性价比高,技术迭代快,保有量大,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不少海外经销商主动抛来橄榄枝,寻求合作。 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自2020年9月获批试点企业资质以来,业务量快速增长,2021年完成二手车出口252辆,货值427万美元。今年前10月,已完成出口1100多辆,同比增长4倍;货值超过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0倍,其中95%以上是二手新能源车。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销会地点包括迪拜、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两个地区。其中,迪拜是我国二手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而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已具备承接二手...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8
浏览次数:0
11月16日,A股绿色电力概念股拉升。截至收盘,宝新能源(000690.SZ)涨停,华银电力(600744.SH)、江苏新能(603693.SH)、粤电力A(000539.SZ)等个股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发布《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机构表示,财政部提前下达明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运营商现金流状况有望显著改善,刺激装机需求释放,带动风电、光伏及储能全产业链发展,可再生能源运营商将显著受益。此外,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2023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广东2023年市场交易规模、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市场交易模式、年度交易安排及要求、月度及多日交易安排等方面做出了安排。 《通知》提到,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约为5500亿千瓦时,包括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电量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电量。交易价格方面,按照“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原则,对每份年度合同成交均价设置上下限,其中基准价为0.463元/千瓦时,成交均价上限暂定为0.554元/千瓦时,下限暂定为0.372元/千瓦时。售电公司和零售用户可在零售合同约定对全电量收取浮动费用,上限为0.02元/千瓦时,下限为0元/千瓦时。分析人士指出,《通知》利好广东区域能源电力公司。 宝新能源主要业务为新能源发电、金融投资,受益于高温拉...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8
据悉,近年来,四川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纳入“5+1”现代工业体系予以重点培育,连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高质量服务行业企业,持续营造最良好的环境。 四川汽车产业现已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绵阳、南充、宜宾、资阳等市为重点,内江、广安等市零部件产业配套的发展格局,建成重点产业园区16个,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会上,南充市、宜宾市等四川相关市(州)政府部门代表分别展示了当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和优势,向浙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园区和企业发出“同享机遇、共创未来”的邀请函。 据悉,“十三五”以来,浙江企业在川投资超4000亿元,共建了68个产业园区,产业协作和共建产业园区已成为浙川合作的“金名片”。本场精准对接会现场还设置了对接洽谈区,四川省7个市政府部门代表答疑解惑,为浙江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精准高效对接。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0
随着一年一度的电商“双11”促销活动落下帷幕,汽车行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其中离不开行业与电商合作而成的“新打法”的功劳。其打破了简单地收集销售线索和促销的传统做法,在强曝光、大收视的流量面前,实现了销售表现和品牌曝光兼得的效果。 然而,汽车电商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定价不透明、交易流程繁琐、订单转化率低等仍是长期且系统性的,车企尚需久久为功——奏效之策夯实突破,不足之处持续改善。 首先,坚持精准营销,擎举“长期主义”,打造品牌可持续价值。汽车具有高价低频的消费属性,其销售是缓慢且需要持续推进的,寄希望于单一网购促销并不能快速提升销量。可喜的是,相较往年动辄“百亿补贴”“半价购车”的赔本赚吆喝,今年车企厂商更显理性而有诚意。 笔者注意到,当下销量、口碑俱佳的汽车厂商普遍坚持“长期主义”。同时,其善于借助电商平台提升品牌曝光率、对目标用户展开分析了解需求,以便后续开展精准营销,实现用户的有效沉淀。 其次,应继续创新营销模式,倡导以“真实订单数量”为销售数据的根本,鼓励厂家和经销商尝试新渠道、新方法,真正助力汽车电商从集客引流向交易阶段迈进。汽车电商的出现是对整个汽车行业销售体系的变革。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车企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营销宣传,尤其是新势力通过互联网进行新车讲解、车辆优惠活动、车主社群运维等,早已不是新鲜事。基于此,车企应紧紧围绕用户思维,引...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6
浏览次数:0
中国网汽车11月14日讯 基于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大数据,中国网汽车于今日推出第11期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月度“红黑”双榜排名(2022年10月份)。 2022年10月中国乘用车月度实现100%回复率的车企为45家,环比与上月的34家大幅增加11家。同时,回复率达80%以上的车企为48家,环比上月增加4家。 结案率表现方面,有5家车企实现了中国乘用车月度100%结案率,上月同为5家,且有14家车企的结案率超过了50%,环比上月多出2家。 哈弗、比亚迪等结案率表现亮眼 2022年10月份中国乘用车月度实现100%结案率的车企分别为:零跑汽车、小鹏汽车、雷克萨斯、吉利新能源以及江铃福特。但鉴于上述车企在平台上的投诉量皆为个位数,所以100%结案率并不具太多的参考意义。 同时,哈弗、比亚迪、欧拉、长安林肯等10月份也都有较好的结案率表现。其中,比亚迪一直在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都拥有着较好的结案率,比亚迪10月份在平台上的投诉量为64宗,结案数为43宗,结案率为67%。另外,哈弗品牌的结案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其10月份在平台上的投诉量为29宗,结案数为28宗,结案率高达97%。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6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