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第七届“创客中国”光伏新能源产业链赛道赛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围绕“铸造长板、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等重点环节,大企业“出题”,中小企业“揭榜”,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整体提升。
徐州新能源产业链赛道赛是全国6个赛道之一,经过前两轮的激烈角逐,30家企业及创客入围决赛,进入决赛的30支队伍选出全国14强,并推荐一批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配套为重点,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大力构建“科技+人才+平台+基金+服务”的良好生态,培育形成硅晶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产业集群,先后荣获“国家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称号。以举办此次大赛为契机,徐州将积极对接行业领域专家、头部企业和创客,争取更多优秀企业和项目落地。
中国晶硅产业发展论坛同期举行,论坛旨在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企业创新潜能,增强新能源产业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行业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融通创新生态圈,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多晶硅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协鑫 FBR 颗粒硅——‘双碳’动力下助推光伏智造低碳新时代”“期货市场助力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主旨演讲,并以“‘硅能源’带来的产业机遇和挑战”为题举办晶硅产业圆桌会议。
当前,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能源革命的主导方向和一致行动。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装备研制水平全球领先,清洁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制造业重镇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徐州具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光伏产业发展潜力,持续探索“光伏+智能电力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光伏+建筑”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已形成以新能源、煤电能源两大主链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涵盖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电力、煤炭电力等多个细分赛道,逐步形成规模领先、融合开放的绿色发展新格局。目前,徐州拥有规上新能源企业145家,汇聚了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多家行业龙头制造业企业,8个县(市、区)获批国家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2021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339亿元、同比增长46.2%;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280亿元、增长70%以上,产业呈现出快速成长、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