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电动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正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中国,如何立足电动化先发优势,更具前瞻性地判断技术变革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如何强链补链,建立起强大的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在产业新格局下,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地区和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9月2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在“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共同主办,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协办。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助力自主品牌崛起、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市场培育期迈进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正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致辞中表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正成长为拉动产业、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的顶梁柱。随着市场爆发式增长,汽车产业链在加速重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较好基础,效率高、韧性强、成长快,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供应链安全是核心议题
与会代表认为,在国家政策、企业创新、用户认可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在电动智能网联的新赛道上,正在加速赶超国际传统的汽车巨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特别是在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方面的挑战。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閤先庆认为,智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供应链持续面临挑战,动力电池和芯片仍是重要制约因素。
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
构建面向未来产业链、供应链,需要积极发挥整车企业的引领作用,以核心技术来创新突破,强化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则提供了软件行业的视角,大家都在说软件定义汽车,东软认为更应该看到汽车也在定义软件。汽车软件和电脑软件、手机软件不同,架构中央化、数据云端化、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功能对软件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应该敬畏汽车行业,充分认识到汽车软件的独特性。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和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是大趋势、大机遇、大事业,需要共同把握、共同谋划、共同开创。
培育有竞争力的本土供应链企业
“在这次变革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企业,甚至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前不久的南京供应链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总结了全球汽车供应链变革的十大特点。
事实上,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取得领先优势。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秋介绍,截至到今年7月,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榜单里里,中国占据了六席,这六席提供了全球超过60%的供货量。谢秋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继续保持这个优势,甚至未来中国的动力电池前三有可能成为全球的前三。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介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芯片的角斗场。MobileyeQ5、高通骁龙、英伟达Orin等都选择在中国首发。即便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本土芯片企业依然取得可喜的突破。相关行业统计显示,地平线的征程芯片也正在成为自主品牌域控制器的主流选择,今年1-6月份地平线的出货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变革,从全球化变到本地化、区域化等发展趋势;以及整车与零部件合作关系的变化,从车厂到一级供应商、再到二级供应商的传统链状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为本土芯片“上车”提供了非常大的机遇。在智能驾驶等新型芯片领域,中国芯片供应商实际上是和国际芯片供应商处在同一梯队。
从论坛嘉宾的发言来看,开放合作,跨界融合,以更灵活的服务与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整车企业一起成长、共建生态,是本土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共同“秘籍”。
智能汽车需要多种技术、多个产业赋能
汽车从燃油时代到电动化、智能化时代,自身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不仅电池、电机、电控代替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更有原本与汽车不搭界的互联网通信、雷达、传感器、芯片、计算平台、控制器、高清地图、云控平台、AI算法等产品、产业,都成了汽车产业链和汽车产业的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汽车正在变成一个体量巨大的综合体,需要多种技术、多个产业的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分别从“测绘遥感能为智能驾驶做什么?”“时空智能赋能高精地图”两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借助光学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北斗+惯导+深度学习算法、测绘遥感、高精地图等形成一个智慧大脑,完全代替人类开汽车的技术,以及网联汽车作为基础设施的支撑,怎么解决高精地图和网联化等问题做了深度阐述。他们认为,自动驾驶将是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同时智能测绘要给自动驾驶提供基础的支持,做到更快、更好、更匹配变化的需求。
后来者要走不同的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如今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交汇点就是智能制造。
“今后15年是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要想后来居上,就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的并联式发展方针。”他说,“我国汽车正经历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在这个基础上正在向网络化,无人驾驶、智能化汽车的方向急速前进。前进速度之快超出了预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以视频方式发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与新趋势”的演讲。据他介绍,电动轿车的发展将以动力电池为核心,形成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整车技术形成了从初期基于燃油车底盘改装,到电动车专用平台,到CTV、CTC底盘电池一体化,再到电机驱动控制和车轴一体化,现在开始向电驱动与车轮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充电系统形成了从无序充电向有序充电、双向充电既可以充也可以放方向发展的趋势。他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会继续保持,中国汽车总销量中,燃油车将从顶峰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30年之前超过总销量的50%,大约在2025-2030年年间达到50%的渗透率。